《玩轉腦朋友2》電影分享:或許這就是成長的代價,不會像以前快樂了。

大家好,歡迎來到 tiffsfootstep.com , 我是Tangerine。這是一個電影、書本、小編所思所想之分享和紀錄網站,希望透過紀錄我的足跡帶給你力量。萬眾期待的《玩轉腦朋友2》將近半個月,全球票房已衝破10億美元,社交媒體上也常常看到這幾隻「腦朋友」的身影,小編也被這部大人小孩都喜歡的迪士尼動畫圈粉了,所以今天分享給大家這部關於成長和面對情緒的暖心電影。

玩轉腦朋友 2
Inside Out 2

《玩轉腦朋友2》內容簡介-內含微量劇透⚠️⚠️

電影一開始,韋莉和朋友一起在冰球場打比賽。父母在一旁為她加油打氣,啦啦隊高昂的叫聲、冰鞋快速滑過厚冰的「煞煞」聲充斥著整個球場。當腦朋友們逐一登場為韋莉達到最佳表現,小編已經含淚,(除了本身就很容易被感動之外,)看到阿樂、阿愁、阿驚、阿燥和阿憎努力為RIley工作,在冰球場上玩得揮灑自如,那種對一件事的熱愛、享受很簡單,也很珍貴。

比賽完結,因為他們出色的表現,韋莉和她的朋友們獲邀到一個3天的中學訓練營,知道她們仰慕的球隊會和他們一起特訓,他們興奮不已。韋莉睡醒後,新的情緒:阿焦、阿羨、阿厭和阿尷,還有念舊婆婆隨著「青春期警報」在混亂之中登場!面對著訓練營不同的挑戰,新的情緒令韋莉在這3天的訓練營於融入新圈子、努力表現自己、顧及舊朋友之間不斷取捨。阿焦搶了整個控制台,為韋莉建立於小時候截然不同的信念,並把本來的情緒全都關起來。至於所有情緒最後怎樣和韋莉一起成長,就讓你們去看吧!

玩轉腦朋友 2 電影分享 韋莉

玩轉腦朋友-「你們知道要隨時保持正向思考有多困難嗎?」

阿樂作為5個情緒的首領被關起來之後要找一條新的路回到總部,可是同為情緒專員的她,又怎會比其他專員更會認路?最後她在壓力下崩潰問「你們知道隨時保持正向思考有多困難嗎?」

現代人過度使用社交媒體,加強人們之間的比較,大部分人都只會展示自己風光的一面,使人越發焦慮,同時,近年微笑抑鬱症也越來越普及,有些人習慣強顏歡笑、隱藏抑鬱問題,内心卻充滿負面想法及情緒。小編有一個朋友都是內心極度悲觀卻總是在人前裝作一副小太陽的樣子,她說自己內心常常怕自己不夠好、也很害怕犯錯導致她學業給自己很大的壓力。小編很幸運能夠成為她信任的對象陪她走一段痛苦的路,不知道她能否看到,但有一句說話想送給她,也送給正在讀這邊文章的你 “We love you just the way you are.” (寫完覺得有點肉麻:))《玩轉腦朋友2》完場的時候播了這句話送給創作者的孩子們,或許你常常會覺得自己不完美,認為只有展示開朗的自己才值得被愛,可是人本來就是豐富的,有各種感受和情緒,你不接納自己,真正愛你的人們又怎樣出現在你的面前讓你看見他,從而給你愛呢?適時表現自己的脆弱會減輕我們的壓力,善待自己,允許阿愁偶爾上來控制台吧!

玩轉腦朋友-「我不知道該如何停止焦慮。或許這就是成長的代價,不會像以前快樂了。」

玩轉腦朋友 2 電影分享 阿厭

成長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迷茫、痛苦的過程,因為我們要了解自己不同的面向,包括你喜歡的或者不喜歡的自己,加上越來越多工作、交際、感情的問題接踵而來等著我們去解決,很容易我們就會忘記去感受快樂,取而代之可能是更多的焦慮:「我夠成功嗎?」「他們喜歡我嗎?」「我夠好了嗎?」,而往往面對這些問題都會伴隨——孤獨感。

孤獨感是很多人會在這個過程中遇到的一大難題,有人會用工作麻醉自己、不斷約朋友、認識新的人、參與不同的聚會去逃避這種感覺,小編18、19歲的時候也是這樣,好像能約出來的朋友越多自己就越受歡迎,透過追逐和愛上別人來填補心中的空虛感,從別人身上獲取價值。這樣沒什麼不好的,我甚至覺得是成長的必經階段,因為當這種行為不能化解孤獨感的時候你就會開始對自己問問題「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感覺?」「我是從哪裡來?小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使我變成這樣的人?」「什麼樣的生活/人,才是真正適合我的呢?」「我夠好了嗎?」,隨著這些問題的浮現,小編會花時間獨處、✍️手帳紀錄自己的所思所想、冥想,發現其實答案就在自己的心中,當你身邊的人/在做的事令妳感覺是舒服的,那你就是朝著對(適合你)的方向走去。小編現在也是在自我療癒和探索自己的旅程當中,因為人隨著年紀、遇到的事情之不同,心態、價值觀也會隨之變化,所以探尋自我是一輩子的旅程,但我相信隨著年紀和經驗的提升,我們的智慧也會提升,也慢慢能學會享受這個過程,希望小編可以在這條孤單的路程上陪伴大家一直走下去,讓大家都感受到支持。

玩轉腦朋友 2-「我們無法控制韋莉將來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直升機家長?

玩轉腦朋友 2 電影分享 阿羨

最後阿焦因為太想幫韋莉在球場上有最好的發揮,在控制台上不斷下指令,使韋莉失去理智恐慌症發作(Panic Attack)。最後腦朋友們透過擁抱韋莉所有的經歷、情緒和信念使韋莉意識到自己因為朋友即將離去加上對升學的不安,令自己這三天對自己朋友不友善,並道歉,然後開心的享受剩下的這場球賽。當腦朋友們都接納了韋莉所有的情緒,阿樂對阿焦說「我們無法控制韋莉將來成為一個怎樣的人。」腦朋友們都只能放手讓韋莉自己去經歷。

阿焦對韋莉的控制令小編聯想到父母對子女的管束。尤其在亞洲社會的教育下,家長都會告訴子女,「你要做得最好,這樣你才不會被淘汰」「你要成為精英世界才會接納你」「做事情要盡善盡美,否則怎對得起別人和自己呢?」,然後家長會為子女安排課外活動、補習班等等,如果成績達不到家長心目中的標準就會打罵孩子,慢慢子女就相信自己一定要「做得好」才值得被愛,慢慢他們也會用小時候家長對待我們的方式對待自己。你是這些子女的其中一員嗎?

我們成長的環境會塑造我們的性格,看待世界和自己的方式,雖然我們是被這樣教導,但我們真的要「做得好」、「成功」才值得被愛嗎?很多時候,尤其香港,父母很愛我們,像我們成材所以批評就是我們家長愛的語言(苦笑)很少人會告訴你「其實你這樣已經很好了」「現在的你就是最好的」,令我們誤會我們的本質是不夠好的。我常常告訴我的朋友「如果你一早能做得更好那你一早就做了,那用等到這時候才讓自己後悔?」事實是我們其實一直都很努力去生活、學習、照顧我們身邊的人,有時候我們卻忘了對自己說一句「謝謝你,我愛你」給自己一個擁抱。🫂🫂

玩轉腦朋友-擁抱所有的情緒

玩轉腦朋友 2 電影分享

看這部電影的前一天,小編跟妹妹有一點小爭執。當時她還有2小時就要上兼職,但是我們都想一起去吃壽司,當去到發現要等20多個位子,立即轉第二間壽司餐廳,殊不知也要等20個位子,最後我決定陪妹妹吃肯德基。小編很希望陪我的妹妹吃飯,因為我認為這樣她會比較開心,可是因為不想吃煎炸食物,加上她只有半個小時就要走了,我就打算待會兒再去吃其他東西。從家裡到餐廳的途中一直感受到妹妹的焦慮、趕急,自己也感到有些不耐煩,因為我討厭這種要趕著吃東西的感覺,就在這個氣氛中,我妹突然有一點冷淡的說了一句「其實我一早就叫你不要陪我,我自己去吃也很可以,你看,你都不想吃肯德基。」我並沒有多說什麼,確認她不想我在這裡後,轉身離開餐廳,到本來就想去的壽司店吃午餐了。

當時我心想「我就是特意來陪你,怎麼你就不領情呢?」「妳不也同意一起吃壽司嗎?」「她真的死性不改。」那一刻,我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是生氣的,然後跟自己說「現在我體內有生氣的情緒,我明白,也允許你的存在。」我透過呼吸練習,令自己回到當下,然後走進壽司店享受我的午餐。吃著吃著,小編發現自己已經不生氣了,第二天妹妹和我也討論了這件事,她跟我道歉,還談了很多她最近的煩惱,然後就自己來看《玩轉腦朋友2》。

分享這個小故事是希望你們理解到情緒的產生是很自然的事,即便是一件小事也會牽動到我們的情緒,情緒是我們活著的證明。每天我們都會經歷不同的情緒,阿樂、阿愁、阿驚、阿燥和阿憎、阿焦、阿羨、阿厭和阿尷,他們全部都是我們的朋友,有著各自不同的作用。如果不想被情緒控制就首先要接納他們,成為他們的好朋友,理解他們為什麼會走上控制台,就會慢慢成為成熟又健康的自己啦!

🎁送給大家:腦朋友心理測驗🎁

最後,網上看到很有趣的心理測驗,測你腦袋控制台的主導情緒是哪一位「腦朋友」!還有每一位「腦朋友」的MBTI分析,分享給你們,enjoy!。

按此進行「腦朋友」心理測驗!

腦朋友的MBTI介紹!

pub-3987568372609918